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第八十一节(下)
“不是鬼,是奇淫技巧。”刘备解释说:“这个瓶子里装的是‘死气’,学生们将木炭燃烧后排出的气体(二氧化碳)收集起来,装入这瓶中。这‘死气’无色无味,却能使火不再燃烧。经过学生们研究发现,我们呼吸的气体中,含有‘生气(氧气)’与‘死气’,‘生气’使人生,‘死气’使人死。万物燃烧,也需要‘生气’,有了‘生气’存在,金木水土皆能生火,没有‘生气’,木头也不能生火。所以,能否生火,与这物体是金木水土无关,只于生火时,是否存在‘生气’密切相关。”
刘备说到这,扬一扬空瓶:“各位想知道‘生气’与‘死气’的详情,可在其后与学子们详谈,他们会作一系列的试验,证明给你们看。现在,我们重读一下‘五行相生说’——何其荒诞。钻木取火时代,人们披着兽皮产生的对世界的认知,我们现在竟然还奉之若瑰宝,岂不荒谬?尚古非今,社会岂能进步。”
“这世界上没有五行相生,也没有五行相克”,刘备斩钉截铁地下结论:“关于五行相克的讨论我没时间和诸位详谈,不过,五行相生、相克的理论是相互依存的,相生即不存在,谈什么相克?至于说五行相生蒙昧的其他证据嘛,它的谬误不仅仅是木生火,是全体谬误。比如:水生木的解释是说:水浇到土上,草木自然生。我们已经证明过了,如果土里没有种子——蒸熟的泥土,浇多少水也生不了草木。
所以,《五德始终说》纯粹骗术,是秦赢政为了夺天下,选择的一种愚民之术。今人以为博大精深,我看是博大精深的荒缪。今人以为其成理论成系统,我看是成理论成系统的胡说八道。
为什么人们在朝政败坏时,就想着换一个皇帝,由自己坐庄,不想变革朝政,使黎民受惠?如此推卸责任,逃避困难,我看只是要争权夺利。众人都看中了那皇位,只想自己享受,哪管天下黎民?今日我召众人来此,是想与诸位探讨一条新路:我们为何不试着先共拥吾皇为天下共主,以期减少杀伐,稳定百姓。再尝试变革朝政,革除弊端,为天下百姓谋福?”
孙权忍不住嘟囔:“汉室颓废,。天下志士共谋取而代之,汝乃汉室宗亲,自然想维护汉室。这么说,岂不寒了天下志士之心。”
刘备直接无视,继续说:“天下。人皆争皇位,不过是想坐于其上奴役天下。若这皇位不仅象征无上的权力,还代表对天下黎民的义务。我料天下必还有伯夷、叔齐在。故此,改革朝政,自吾皇改起。我希望诸位能与我一起,协商制定一个章程。让这天下非一人之天下,让一己之私不再能危害百姓。如此,中涓也罢、权臣也罢、贪官也罢,与社稷无害——我们有制衡之道。”
曹操开口了:“皇帝权力如何约束,便是你。所说的大丞相制吗?”
曹操最关心这点,他与刘备商定推行的大丞相。制,在与内遭受巨大的压力,皇帝甚至因为失去权力,发动政变。因此曹操想让刘备表明态度,对衣带诏做出正式否决。
刘备不理急色的皇帝,明确。的表态:“不错,大丞相制出于你我两人的约定,连带九品中正制、三宫六卿制、三权分立制,这是我们对汉政官僚体系的一种变革,这还须加上科举选拔制、官员任职期限制。有了这种体制变革,我们可以确定官员们的责、权、利,对官员的政绩进行量化考核。
说到这里,就必须说,衣带诏的问题,依据新的官僚。体系,诏书核发必须通过丞相府核准,再发有司讨论,有司许可,诏书下达,有司不许,三封诏书而还。圣上必须做出选择,或者撤销诏书,或者退位,或者解散丞相府,重新由百官推举大丞相。圣上不经相关部门下达衣带诏,此谓伪诏。丞相府可明令申斥,圣上必须公开致歉。”
刘备此言一出,即使一心想获得。刘备支持的曹操也深感震惊,这对于君权是肆无忌惮的侮辱。曹操不敢答应。
“立宪吧”,刘备看着周围人的表情,轻声说:“过去的事,我们不再追究。叫诸位来,我们确立一个国家大法,我称之为‘宪法’。我们在这部国家大法中,确立政府运行的架构、确立君权、确立臣权、确立民权,以此约束众人按规矩行事。此宪法一立,我们为后世创立一个千秋万代的长治久安。我等三人之名,万载得以永传。”
转过头去,刘备目视孙权,不屑的笑了:“孙兄,若不是我发了神之誓,不危害赴会者的安全,你这样处处撩拨我,我一定不会让你再回吴地。不过,请你记住,令弟孙翊与我关系甚密,我不是只有你一个选择。”
刘备说话时,孙权正想冷言冷语几句,被刘备这样赤裸裸的一威胁,立刻哑口无言。
曹操不愿意了,孙权与他共同赴会,刘备威胁孙权,就是在敲山震虎,曹操的性格远较孙权刚强,立刻长身而起:“玄德公何出此言,你邀我们来赴会,我们来此可是受你气的?”
刘备连忙道歉,曹操余怒未息,愤愤坐下。刘备拉着曹操的衣襟,迫问:“今上为天下共主,曹公可肯?”
“吾祖为汉臣,吾父为汉臣,吾亦汉臣也”,既然刘备已否定了衣带诏,曹操获得了自己想要的东西,当然不愿意在细节上与刘备再争执,便假意怒火未息的回答。
“孙公的意思呢?”刘备偏头问。
孙权唯唯诺诺。
“好”,刘备拍手称快:“既然大方向有了,让我们确定大宪吧。吾皇可先言希望皇权有哪些。曹公、孙公试言希望为皇权加哪些限制。”
在刘备的压迫下,对于国家大宪的讨论开始了。
青州邸报上连篇累牍的报道了讨论内容,并强调了制定大宪的意义:从此之后,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,天下人之天下也。吾等黎民百姓值此大宪确立之际,不可钳口不言,也当伸张自己的主张。
邸报的说法引起了各方面的共鸣,全国各路诸侯纷纷派遣代表,全国各个阶层推举舌辩之士,赶赴青州,均希望从各个方面影响参加讨论的三雄,为自己的地方、阶层争取最大的利益。
一时间,全国内战顿息,青州的辩论吸引了各方的目光。当数种观点相持不下的时候,曹操首先察觉到弊端,刘备身边谋士如云,总能找见出谋划策之人。为了跟刘备相抗衡,曹操取消了顾忌,从自己的领地内召集众谋士前来参加辩论。孙权如法炮制。广饶城立刻冠盖云集,吵闹声、辩论声日夜不休。
这场辩论持续了三年。当年秋末,确定了大汉的官僚体制架构后,曹操再也支持不住,携带皇帝返回洛阳,留下众谋士继续辩论。等到众谋士支持不住时,各地推举的舌辩之士轮番上阵,接过了辩论的话题。
曹操走后,孙权也急慌慌的躲回了吴地。本来不打算再与刘备继续讨论大宪的孙权,见到他走后,曹、刘两家仍在认真讨论着大宪的其余内容,唯恐以后失去发言权,急忙再选人手,进入广饶。
借着这场辩论,元老院的表决制也深入人心。当人们观点激烈交锋,相持不下时,众人也就默认了通过表决的方式,尊重大多数人的意愿,以此达成政治上的妥协。
在现在皇帝的大旗下,国家终于貌合神离的统一起来,随着大宪逐渐制定完善,并颁布实施。
孙、曹、刘常借违反大宪的名义对周围弱小的诸侯实施吞并,大宪逐渐演变成了大义。违背大宪就是违背大义,人人得而诛之。而遵守大宪,在大宪的名义下,诸侯可以实施自己的法律、政策,治理自己的领地,至此,这种割据下的统一局面形成。为了增强自己的实力,不被他人吞并,诸侯在你死我活的竞争中,先后采取了重商策略,降低农税,吸引农民参与到他们的征伐中。整个大汉变成为一个庞大的战争机器,对外显露出咄咄逼人的扩张姿态。也因此,徐庶的征西行动获得了各方源源不断的支持,谁都想在这场掠夺中分一杯羹……
原生家庭的伤害有多大,或是自卑懦弱,毫无自信或是暴力成性,锒铛入狱亦或撕裂婚姻,妻离子散无数次痛彻心扉的感悟后,有的人,用一生来治愈童年有的人,用童年治愈一生。...
简介顾徽作为金针世家传人,无意穿越成了小萝卜头公主,发现自己能看透人心。爹是皇上,娘是心机宠妃,利用超能力,她成为了皇上的小心肝,太子的掌中宝,许多人的...
岁月长河,悠悠而逝。白玉以为自己会因为这漫长的孤寂,哪怕死在这幻境里,也不会有人知道。哪里晓得,一朝出境,穿越到这茫茫人世间,遇到一个萌包子,过起了平常人的普通日子。又以为养大弟弟,将他教育成人,便是来这世间走一趟的历练,哪晓得冒出来一个黑脸的兵哥哥。兵哥哥是个高富帅,忠犬体贴有人爱,白玉觉得不收了他亏了,收了他,如果命没有跟自己一样长,也亏了。奈何,还没有下定决心,就已经被兵哥哥一证解决了,没白玉什么事了。当然不是这样的,白玉只要乖乖的被军哥哥慢慢宠就好了。...
被迫当了八年废物的我,却有一个貌美如花的老婆,现在丈母娘打算把我老婆推给富二代!...
人死如灯灭,莫闯生死关!...
当世才女一代贤后顾倾城重生了。她拒绝重复上辈子的荣华路。什么腹有诗书气自华?去他喵的有内涵的无盐才女。这一世,她就要做个肤浅的败絮其中的大美人!顾倾城我美吗?智商换的!顾倾城我美吗?健康换的!顾倾城我美吗?人品换...